11月14日晚11點,河南省武陟縣人民政府網站通報當地一起校園踩踏事件:11月13日上午10時許,武陟縣興華中學初一初二部分男生在期中考試間隙如廁時,因上下樓梯發生擁擠摔倒受傷,涉及的學生第一時間送往醫院接受檢查治療。目前,1名學生經全力搶救無效死亡,1名受傷較重學生正在全力救治,4名受輕微傷學生住院觀察治療、近日即可出院。
正式的通報距離事發過去了一天多時間,在通報之前網絡上已經在傳播校園踩踏造成傷亡的信息,而且已經有媒體向當地政府查證事件。造成1死、1重傷的踩踏的教訓是什么?問題出在了哪里?通報當中只提到了“在期中考試間隙如廁時,因上下樓梯發生擁擠摔倒受傷”。
這種校園擁擠、踩踏的悲劇已經發生過不少,而且每一次慘痛事件都被深度剖析、檢討以求避免悲劇的重演。
2017年,河南省濮陽縣第三實驗小學發生一起學生踩踏事故,造成1名學生死亡,20名學生受傷。當天適逢月考,8點20分早讀課結束,8點30分就要開考,大量學生搶在這10分鐘里集體上廁所,結果發生了悲劇。
2009年,湖南湘鄉市育才中學發生踩踏事故,導致8名學生遇難,26人受傷,據事后的調查,該校作息安排極其不合理、違背人性:晚上9時10分下晚自習,9時30分就必須熄燈就寢,當時孩子們為了躲雨、為了早點回寢室,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一個最近的通道,瞬間人流高度密集,加上個別孩子自控力差,在樓梯間擁擠,結果引發了悲劇。
可以說,不合理的作息安排、不人性的時間規定,讓孩子“如廁像打仗、吃飯像沖鋒、歸寢像逃難”,動輒一擁而出,一擁而入,動輒要求學生幾分、幾秒必須完成,疊加了學校的硬件設施短板(如走廊、過道狹窄),以及教師監管不到位,就很容易引發校園踩踏事件。
就武陟縣這次悲劇來說,官方通報提到了事發于“期中考試間隙如廁時”,那么“考試間隙”有多長?是不是夠兩個年級孩子從容地上完廁所?學校有沒有考慮其中瞬間人流聚集的風險?有沒有吸取前述踩踏悲劇的教訓——10分鐘上完廁所去月考,20分鐘里必須回寢熄燈?
事后反思一下,很多校園踩踏的悲劇,就壞在機械的“紀律性強”上。如果學校多給5分鐘、10分鐘,讓孩子能夠有更加從容的時間上廁所、下樓,或者老師叮囑一句“慢些走,晚一點不要緊,考試可以延后幾分鐘”,是不是這樣的悲劇就能夠避免?
孩子是很單純的,有時很難分清生命安全和學校紀律、老師要求孰輕孰重,甚至明知道發生了擁擠、推搡,還堅持“趕時間”“守紀律”。所以,更需要全社會教會孩子這個基本常識——生命是最重要的,當生命遇到危險時,考試時間、班級評優、學校紀律都可以放一放、緩一緩。
痛定思痛,亡羊補牢,學校能不能給孩子多一點從容的時間?校內管理能不能做到更為精細?老師能不能時時提醒一句“慢一點沒關系,安全第一”? (據澎湃新聞)
1.本網(張家口新聞網)稿件下“稿件來源”項標注為“張家口新聞網”、“張家口日報”、“張家口晚報”的,根據協議,其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,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張家口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2.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。聯系電話:0313-2051987。